推广 热搜: 涂料  资讯  国内  卫浴  科技  有限公司  塑料  中国  管材  板材 

明矾石膨胀水泥化学分析方法

   日期:2023-07-14 08:11     来源:中国建材网    十环网整理      浏览:325    
核心提示:3.9.1硫酸钡重量法 3.9.1.1试剂 氢氧化钾。 盐酸(1:1)。 0.2%甲基红指示剂溶液:将0.2克甲基红溶于100毫升乙醇中。 氨水(1:1)。 10%氯化钡溶液:将10克氯化钡溶于100

标准名称 明矾石膨胀水泥化学分析方法 标准类型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材料工业部部标准标准号 JC 312-82 附图图1;

标准正文
1  总则 1.1本标准适用于明矾石膨胀水泥及适合采用本标准方法的其他水泥。 1.2测定用的水系指蒸馏水或去离子水。试剂用量与分析步骤须严格按照本标准方法的规 定进行。 1.3所用试剂应为分析纯或优级纯试剂,用于标定的试剂,除另有说明外应为基准试剂。 对测定用的水及试剂纯度如有怀疑时应进行检验。 1.4凡以百分浓度表示的试剂,均按100毫升溶剂中所加溶质的克数配制。所用之酸或氨 水,凡未注明浓度者均为浓酸或浓氨水。 1.5所用分析天平不应低于四级。天平与砝码应定期进行检定。所用滴定管、容量瓶、移 液管应进行校正。 1.6在进行化学分析时,必须同时作烧失量的测定。其他各项测定应同时进行空白试验, 并对所测结果加以校正。 1.7分析结果按试样的百分数表示,各项测定均保留到小数点后第二位数字。  2  试样     由大样缩分后的试样,不得少于100克,细度按0.08毫米方孔筛的筛余不得超过15%。 再以四分法或缩分器将试样缩减至约25克,然后放在玛瑙乳钵中研磨至全部通过孔径为 0.08毫米方孔筛,装入小试样瓶内,放人干燥器中,供分析用。其余样品作为原样保存 备用。  3  分析方法 3.1烧失量的测定     称取试样约1.0±0.1克(准确至0.0001克),置于已的烧恒重的瓷坩埚中。将坩 埚盖斜置于坩埚上,放人高温炉内,从低温开始逐渐升高温度;在800℃下灼烧40分钟。 取出坩埚,置于干燥器内冷至室温,称量。如此反复操作(每次灼烧30分钟),直至恒重。      烧失量的百分含量(X1)按下式计算:                          G-G1                    X1=─────×100 ………  (1)                            G 式中:G──灼烧前试样重量,克;      G1──灼烧后试样重量,克。 3.2系统分析试样溶液的制备 3.2.1试剂     氢氧化钠     盐酸     盐酸(1:5):将1体积盐酸与5体积水混合。     硝酸。  3.2.2制备方法      称取试样约0.50±0.02克(准确至0.0001克),置于银坩埚中。加入7 ̄8克氢氧 化钠,盖上埚盖(留有较大缝隙),放入己升温至400℃的高温炉中,继续升温至650℃, 并在此温度下保持20分钟。取出坩埚,放冷,置于已盛有约100毫升热水的烧杯中。盖上 表面皿,加热,待熔融物浸出后,取出坩埚,并用水洗净坩埚外壁。然后一次加入30毫升 盐酸,用玻璃捧搅拌,使熔融物完全溶解。用量热盐酸(1:5)将坩埚内壁及坩埚盖洗净。 加入1~2毫升硝酸,并将溶液加热至沸。待得到澄透明的溶液后,将溶液冷却至室温,移 入250毫升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标线,摇匀。此试样溶液供测定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铁, 三氧化二铝、二氧化钛、氧化钙及氦化镁之用。 3.3二氧化硅的测定 3.3.1试剂     硝酸。     15%氟化钾溶液:将15克氟化钾(KF·2H2O)溶于50毫升水中,加20毫升硝酸,用水 稀释至100毫升,加固体氯化钾至饱和,放置,24小时后以快速滤纸将溶液过滤于塑料瓶 中,备用。     氯化钾。     5%氯化钾溶液:将5克氯化钾溶于100毫升水中。     5%氯化钾一乙醇溶液:将5克氯化钾溶于50毫升水中,加入50毫升95%乙醇,混匀。?    0.15N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将60克氢氧化钠溶于10升水中,充分摇匀,贮存于带胶塞 (装有钠石灰干燥管)的硬质玻璃瓶或塑料瓶内。     标定方法:称取苯二甲酸氢钾约0.8克(准确至0.0001克),置于400毫升烧杯中, 加入约150毫升新煮沸过的冷水(该冷水用氢氧化钢溶液中和至酚酚呈微红色),使其溶解 。然后加入5 ̄6滴酚酞指示剂溶液,以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微红色。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对二氧化硅的滴定度按下式计算:                        G×0.01502×1000                TSiO2=───────── ………  (2)                            V×0.2042 式中:TSiO2──每毫升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相当于二氧化硅的毫克数;           G──苯二甲酸氢钾的重量,克;           V──滴定时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毫升;    0.01502──每毫克当量二氧化硅的克数;     0.2042──每毫克当量苯二甲酸氢钾的克数。 3.3.2分析步骤     吸取本标准第3.2条所制备的试样溶液50毫升,放入300毫升塑料杯中,加10毫升硝 酸,冷却至室温。加入10毫升15%氟化钾溶液,用塑料捧搅拌,加氯化钾至饱和。放置15  ̄20分钟后,以中速滤纸过滤。塑料杯与沉淀用5%氯化钾溶液洗涤2~3次。将滤纸连同 沉淀一起置于原塑料杯中,沿杯加入10毫升5%氯化钾-乙醇溶液及10滴1%酚酞指示剂溶 液,用0.15N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中和末尽的酸,仔细搅动滤纸并随之擦洗杯壁,直至溶液 呈红色。然后加入200毫升沸水(预先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酚酚呈微红色),以0.15N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微红色。     二氧化硅的百分含量(X2)按下式计算:                      TSiO2·V×5                 X2=─────── ×100 ………  (3)                         G×1000 式中:TSiO2──每毫升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相当于二氧化硅的毫克数;           V──滴定时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毫升;           5──全部试样溶液与所分取试样溶液的体积比;           G──试祥重量,克。  3.4三氧化二铁的测定     1.4.1试?    氨水(1:1):将氨水与等体积水混合。     盐酸(1:1):将盐酸与等体积水混合。     10%磺基水杨酸钠指示剂溶液,将10克磺基水杨酸钠溶于100毫升水中。     钙黄绿素-甲基百里香酚蓝-酚酞(以下简写CMP)混合指示剂:称取1.0克钙黄绿 素、1.0克甲基百里香酚蓝及0.2克酚酞,与50克已在105℃烘干过的硝酸钾混合研细, 保存于磨口瓶中。     20%氢氧化钾溶液:将20克氢氧化钾溶于100毫升水中。     碳酸钙标准溶液,称取已在105~110℃烘过2小时的碳酸钙(高纯试剂)约0.8克 (准确至0.0001克),置于400毫升烧杯中,加入约100毫升水,盖上表面皿,沿杯口滴 加盐酸(1:1)至碳酸钙全部溶解后,加热煮沸数分钟。将溶液冷至室温,移人250毫升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精密PH试纸:pH0.5 ̄5.0。     0,015M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以下简写EDTA)标准溶液:称取5.6克EDTA置于烧杯中 ,加约200毫升水,加热溶解,过滤,用水稀释至1升。     标定方法:吸取25毫升碳酸钙标准溶液,放人400毫升烧杯中,用水稀释至约200毫升 。加入适量的CMP混合指示剂,在搅拌下滴加20%氢氧化钾溶液至出现绿色荧光后,再过 量2~3毫升,以0.015M  EDTA标准溶液滴走至绿色荧光消失并呈红色。     EDTA标准溶液对三氧化二铁、三氧化二铝、二氧化钛、氨化钙、氧化镁的滴定度按下 式计算:                   C×25        MFe2O3       C×25         TFe2O3=─────×────── =──── ×0.7977         (4)                     V          2MCaCO3         V                    C×25         MAl2O3      C×25         TAl2O3=───── ×──────=──── ×0.5094         (5)                     V           2MCaCO3        V                   C×25      MTiO2       C×25         TTiO2=────×──────=──── ×0.7983              (6)                    V        MCaCO3         V                 C×25        MCaO       C×25         TCaO=────×──────=────×0.5603                (7)                  V         MCaCO3         V                  C×25       MMgO       C×25         TMgO=────×──────=────×0.4027                 (8)                   V         MCaCO3        V 式中:TFe2O3──每毫升EDTA标准溶液相当于三氧化二铁的毫克数;       TAl2O3──每毫升EDTA标准溶液相当于三氧化二铝的毫克数;        TTiO2──每毫升EDTA标准溶液相当于二氧化钦的毫克数;         TCaO──每毫升EDTA标准溶液相当于氧化钙的毫克数;         TMgO──每毫升EDTA标准溶液相当于氧化镁的毫克数;            C──每毫升碳酸钙标准溶液含有碳酸钙的毫克数;           25──吸取碳酸钙标准溶液的体积,毫升;            V──标定时消耗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毫升;       MFe2O3──三氧化二铁的分子量;       MAl2O3──三氨化二铝的分子量;        MTiO2──二氨化钛的分子量;         MCaO──氧化钙的分子量;         MMgO──氧化镁的分子量;       MCaCO3──碳酸钙的分子量。 3.4.2分析步骤     吸取本标准第3.2条所制备的试样溶液50毫升,放入300毫升烧杯中,加水稀释至约 100毫升。用氨水(1:1)调节溶液pH至1.8 ̄2.0(以精密pH试纸检验)。将溶液加热至 70℃左右。加入10滴10%磺基水杨酸钠指示剂溶液,以0.015M EDTA标准溶液缓慢滴定至 亮黄色(终点时溶液温度应在60℃左右)。      三氧化二铁的百分含量(X3)按下式计算:                        TFe2O3·V×5                 X3=────────── ×100                   (9)                            G×1000?式中:TFe2O3──每毫升EDTA标准溶液相当于三氧化二铁的毫克数;            V──滴定时消耗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毫升;            5──全部试样溶液与所分取试样溶液的体积比;            G──试样重量,克。 3.5三氧化二铝、二氧化钛的测定 3.5.1试剂     0. 015M  EDTA标准溶液。     氨水(1:1)。     乙酸一乙酸钠缓冲溶液(pH4.2):将33.9克无水乙酸钠溶于水中,加80毫升冰乙 酸,然后加水稀释至1升,摇匀(用pH计或精密pH试纸检验)。     0.2%PAN指示剂溶液:将0.2克PAN(1-(2-吡啶偶氮)-2-萘酚)溶于100毫升乙醇中 。     5%苦杏仁酸溶液:将5克苦杏仁酸溶于100毫升水中,用氨水(1:1)调节溶液pH至 3.5左右(用精密pH试纸检验)。     精密pH试纸:pH0.5 ̄5.0。     0.015M硫酸铜标准溶液:将3.7克硫酸铜(CuS04.5H2O)溶于水中,加4 ̄5滴硫酸 (1:1),用水稀释至1升,摇匀。     EDTA标准溶液与硫酸铜标准溶液体积比的标定;滴定管缓慢放出10 ̄15毫升0.015M EDTA标准溶液于400毫升烧杯中,用水稀释至约200毫升,加15毫升乙酸一乙酸钠缓冲溶液 (pH4.2),加热至沸。取下稍冷,加5 ̄6滴0.2%PAN指示剂溶液,以0.015M硫酸铜标 准溶液滴定至亮紫色。     EDTA标准溶液与硫酸铜标准浓液的体积比(K)按下式计算:                             V1                        K=─── ………  (10)                             V2 式中:K──每毫升硫酸铜标准溶液相当于EDTA标准溶液的毫升数;      V1──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毫升;      V2──滴定时消耗硫酸铜标准溶液的体积,毫升。 3.5.2分析步骤     在滴定铁后的溶液中,加入0.015M  EDTA标准溶液至过量(对铝、钛)10 ̄15毫升 ,然后用水稀释至约200毫升。将溶液加热至60 ̄70℃,用氨水(1:1)调节溶液pH至3- 3.5(以精密PH试纸检验),加入15毫升乙酸一乙酸钠缓冲溶液(PH4.2),煮沸1~2分 钟。取下稍冷,加5~6滴0.2%PAN指示剂溶液,以0.015M硫酸铜标准溶液滴定至亮紫色 (消耗硫酸铜标准溶液的体积记为V1)。     然后加入15毫升5%苦杏仁酸溶液,再加热煮沸1分钟。取下稍冷,补加1~2滴0.2% PAN指示剂溶液,再用硫酸铜标准溶液滴定至亮紫色(消耗硫酸铜标准溶液的体积为V2)。 。     三氧化二铝的百分含量(X4)及二氧化钛的百分含量(X5)按下式计算:                     TAl2O3(V-(V1+V2)K)×5                X4=────────────── ×100                (11)                             G×1000                        TTiO2·V2·K×5                X5=───────────── ×100                   (12)                            G×1000  式中:TAl2O3──每毫升EDTA标准溶液相当于三氧化二铝的毫克数;        TTiO2──每毫升EDTA标准溶液相当于二氧化钛的毫克数;            V──加入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毫升;           V1──第一次滴定时消耗硫酸铜标准溶液的体积,毫升;           V2──第二次滴定时消耗硫酸铜标准溶液的体积,毫升;            K──每毫升硫酸铜标准溶液相当于EDTA标准溶液的毫升数;            5──全部试样溶液与所分取试样溶液的体积比;            G──试样重量,克。 3.6氧化钙的测定 3.6.1试剂     2%氟化钾溶液:将2克氟化钾(KF·2H2O)溶于100毫升水中,贮存在塑料瓶内。     三乙酵胺(1:2):将1体积三乙酸胺与2体积水混合。     CMP混合指示剂。     20%氢氧化钾溶液。     0.015M  EDTA标准溶液。 3.6.2分析步骤     吸取本标准第3.2条所制备的试样溶液25毫升,放人400毫升烧杯中。加入7-8毫升 2%氟化钾溶液,搅拌并放置2分钟以上,然后用水稀释至约200毫升。加5毫升三乙醇胺 (1:2)及适量的CMP混合指示剂,在搅拌下滴加20%氢氧化钾溶液至出现绿色荧光后, 再过量7~8毫升(此时溶液pH>13),用0.015M  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绿色荧光消失并 呈红色。     氧化钙的百分含量(X6)按下式计算:                         TCaO·V1×10                    X6=───────×100                     (13)                            G×1000 式中:TCaO──每毫升EDTA标准溶液相当于氧化钙的毫克数;         V1──滴定时消耗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毫升;         10──全部试样溶液与所分取试样溶液的体积比;          G──试样重量,克。 3.7氧化镁的测定 3.7.1试剂     10%酒石酸钾钠溶液:将10克酒石酸钾钠溶于100毫升水中。     三乙醇胺(1:2)     氨水(1:1)     氨-铵缓冲溶液(PH10):将67.5克氯化铵溶于水中,加570毫升氨水,然后用水稀 释至1升(用pH计或精密pH试纸检验)。     酸性铬蓝K-萘酚绿B(1:2.5)混合指示剂:称取0.30克酸性格蓝K及0.75克萘酚 绿B,与50克已在105℃烘干过的硝酸钾混合研细,保存于磨口瓶中。     0.015M  EDTA标准溶液。     精密pH试纸:PH9.5 ̄13.0。 3.7.2分析步骤     吸取本标准第3.2条所制备的试样溶液25毫升,放入400毫升烧杯中,加水稀释至约 200毫升。加1毫升10%酒石酸钾钠溶液、5毫升三乙醇胺(1:2),然后加入20毫升氨- 铵缓冲溶液(PH10)及适量的酸性铬蓝K一萘酚绿B(1:2.5)混合指示剂,用0.015M EDTA标准溶液滴定(近终点时应缓慢滴走)至纯蓝色。     氧化镁的百分含量(K7)按下式计算:                        TMgO(V2-V1)×10                  X7=───────────×100                    (14)                              G×1000 式中:TMgO──每毫升EDTA标准溶液相当于氧化镁的毫克数;         V1──滴定钙时消耗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毫升;         V2──滴定钙、镁总量消耗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毫升;         10──全部试样溶液与所分取试样溶液的体积比;          G──试样重量,克。 3.8硫化物硫的测定 3.8.1仪器与试剂     磁力搅拌器:200 ̄300转/分。     带磨口玻璃塞的锥形瓶:容积250毫升。     磷酸(1:1):将1体积磷酸与等体积水混合。     0.25%淀粉溶液:称取0.25克淀粉置于小烧杯中,加入少量水搅成糊状后注入100 毫升沸水中,再煮沸数分钟,冷却后吸取上部清液使用(用时配制)。     0.03N碘酸钾标准溶液:称取碘酸钾(基准试剂)约1.07克(准确至0.0001克), 置于烧杯中,用约200毫升新煮沸过的冷水溶解后,移人1000毫升容量瓶中。再称取100克 碘化钾、1克氢氧化钠,于上述烧杯中用同样的水溶解,然后再移人上述容量瓶中并加水 稀释至标线,摇匀。     碘酸钾标准溶液对硫的滴定度按下式计算:                       G×0.016×1000                  Ts=────────                            (15)                             35.7 式中:Ts──每毫升碘酸钾标准溶液相当于硫的毫克数;        G──碘酸钾的重量,克;   0.016──每毫克当量硫的克数;    35.7──碘酸钾的克当量。     0.03N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称取7.5克硫代硫酸钠(Na2S2O3·5H2O)置于烧杯中 ,用新煮沸过的冷水溶解,加入0.5克碳酸钠,然后移人1000毫升容量瓶中,并以同样的 水稀释至标线,摇匀,保存于棕色瓶中,静置14天后标定。     碘酸钾标准溶液与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体积比的标定:用滴定管量取20毫升碘酸钾标 准溶液于250毫升带磨口塞的锥形瓶中,加10毫升磷酸(1:1),加塞,置于磁力搅拌器 上搅拌1分钟。用少量水冲洗瓶塞及瓶壁,然后以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淡 黄色时加入约2毫升0.25%淀粉溶液,继续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蓝色消失。     碘酸钾标准溶液与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比(K)按下式计算:                            V1                        K=──                                    (16)                            V2 式中:K──每毫升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相当于碘酸钾标准溶液的毫升数;      V1──碘酸钾标准溶液的体积,毫升;      V2──滴定时消耗硫代硫酸钧标准溶液的体积,毫升。                 3.8.2分析步骤     称取试样约0.50±0.02克(准确至0.0001克),置于250毫升带有磨口玻璃塞的锥 形瓶中,在摇动下准确加入20毫升0.03N碘酸钾标准溶液,然后加入10毫升磷酸(1:1) ,盖上磨口塞,放在磁力揽拌器上搅拌1分钟。用少量水冲洗瓶塞及瓶壁,以0.03N硫代 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淡黄色时加入约2毫升0.25%淀粉溶液,继续用0.03N硫 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蓝色消失。     硫化物硫的百分含量(X8)按下式计算:                            Ts(V-V1·K)                     X8=────────── ×100                 (17)                                G×1000 式中:Ts──每毫升碘酸钾标准溶液相当于硫的毫克数。        V──加入碘酸钾标准溶液的体积,毫升;       V1──滴定时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毫升;        K──每毫升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相当于碘酸钾标准溶液的毫升数;        G──试样重量,克。 3.9总硫量的测定 3.9.1硫酸钡重量法 3.9.1.1试剂     氢氧化钾。     盐酸(1:1)。     0.2%甲基红指示剂溶液:将0.2克甲基红溶于100毫升乙醇中。     氨水(1:1)。     10%氯化钡溶液:将10克氯化钡溶于100毫升水中。     1%硝酸银溶液:将1克硝酸银溶于90毫升水中,加10毫升硝酸,贮存于棕色瓶中。 3.9.1.2分析步骤     称取试祥约0.20±0.01克(准确至0.0001克),置镍坩埚中。加入4克氢氧化钾, 盖上坩埚盖(留有较大缝隙),放在小电炉上(500-600℃)熔融30分钟。取下坩埚,放 冷。用热水将熔融物浸出于300毫升烧杯中,并以数滴盐酸(1:1)和热水洗净坩埚及盖 。加入20毫升盐酸(1:1),将溶液加热煮沸,使熔融物完全分解。用快速滤纸过滤,以 热水洗涤7~8次,滤液及洗液收集于400毫升烧杯中。     向溶液中加入1-2滴0.2%甲基红指示剂溶液,滴加氨水(1:1)至溶液变黄,再滴 加盐酸(1:1)至溶液呈红色。然后加入10毫升盐酸(1:1),并将溶液体积调整至约200 毫升。将溶液加热至沸,在搅拌下滴加15毫升10%氯化钡溶液,继续煮沸数分钟,然后移 至温热处静置2~3小时。     用慢速定量滤纸过滤,并以温水洗涤至氯根反应消失为止(用硝酸银溶液检验)。将 沉淀及滤纸一并移人已的烧恒重的瓷坩埚中,灰化后在800℃的高温炉内灼烧30分钟。取 出坩埚,置于干燥器中冷至室温,称量。如此反复灼烧,直至恒重。     总硫量(以三氧化硫表示)的百分含量(X9)按下式计算:                            G1×0.343                       X9=──────×100                                G 式中:G1──灼烧后沉淀的重量,克;   0.343──硫酸钡对三氨化硫的换算系数;        G──试样重量,克。 3.9.2燃烧-中和法 3.9.2.1仪器装置与试剂     燃烧炉:硅碳棒或硅碳管加热,炉温能保持在1300℃,恒温带80 ̄100毫米。     燃烧管:长约750毫米的异径刚玉管。一端外径22毫米,内径19毫米,长约690毫米; 另一端外径10毫米,内径7毫米,长约60毫米。     温度控制器:控制温度范围0 ̄1600℃。     铂一铂铑热电偶。     燃烧舟:刚玉舟或耐火度大于1400℃的瓷舟,长75-90毫米,上宽12-14毫米,高8 -10毫米。使用前预先在稀盐酸(1:6)中煮沸处理,用水洗净后于小电炉上烘干,保存 在于燥器中备用。     镍铬丝推棒:直径约2毫米,长约650毫米,一端卷成直径约10毫米的螺旋形的圆垫, 作为推进燃烧舟用(推棒上作两个记号:一是将燃烧舟推至炉温为700℃处的距离,一是 推至高温带中心的距离)。     镍铬丝钩:直径约2毫米,长约650毫米,一端弯成小钩,作为拉取燃烧舟用。     T形玻璃管:安装推棒兼作进空气用。     玻璃三通活塞:外径7~8毫米,内径5~6毫米,洗涤用。     三路活塞滴定管:容量25毫升。     气体转子流量计:最大量程为1000毫升/分。     真空泵:2X-1A型旋片式或类似性能的真空泵,抽气速率1升/秒。     洗气瓶:容量250毫升,2个,分别装人130毫升15%硫酸铜溶液和100毫升硫酸,净化 空气用。     定硫吸收器:容量250毫升,2个,带有由玻璃砂烧结而成的作为分散气体用的气体过 滤器,玻璃熔板为G1型。     干燥塔:容量250毫升,其中2/3体积装钠石灰,1/3体积装变色硅胶。     硅橡胶管:外径11毫米,内径6毫米,连接燃烧管与定硫吸收器用。     混合熔剂:将10克石英粉、 10克三氧化二铁及20克石墨粉在玛瑙乳钵中混匀研细, 贮存于磨口瓶中。     溴甲酚绿一甲基红混合指示剂溶液:将0.3克溴甲酚绿与0.2克甲基红溶于100毫升 乙醇中,摇匀。     0.3%过氧化氢溶液:将10毫升30%过氧化氢与880毫升水混合,摇匀,贮存于塑料 瓶中。     0.025N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将10克氢氧化钠溶于10升水中,充分摇匀,贮存于带胶 塞(装有的石灰干燥管)的硬质玻掩瓶或塑料瓶内。     标定方法:称取苯二甲酸氢钾约0.1克(准确至0.0001克)  ,置于300毫升烧杯中 ,加入150毫升新煮沸过的冷水(该冷水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酚酞呈微红色),使其溶 解。然后加入5 ̄6滴1%酚酞指示剂溶液,以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微红色。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对三氧化硫的滴定度按下式计算:                           G×0.04003×1000                   Tso3=────────── ×1.016                  (19)                              V×0.2042 式中:Tso3──每毫升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相当于三氧化硫的毫克数。          G──苯二甲酸氢钾的重量,克。          V──滴定时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毫升;   0.04003──每毫克当量三氧化硫的克数,    0.2042──每毫克当量苯二甲酸氢钾的克数;     1.016──校正系数。                        3.9.2.2分析步骤     将仪器按示意图装好后(燃烧炉末端自炉口起至前一吸收器的总长度保持150毫米左 右),送电升温至1300℃。于定硫吸收器中各注入120 ̄130毫升0.3%项过氧化氢溶液及 10滴溴甲酚绿-甲基红混合指示剂溶液,开动真空泵,调节空气流量在600毫升/分左右 ,并以0.025N氢氧化铂标准溶液调节吸收液至亮绿色。         称取试样约0.1克(准确至0.0001克),置于预先已铺有0.2克混合熔剂的燃 烧舟内,用细玻璃棒充分混匀。取下燃烧管进气端的带有根棒和接有T形玻璃管的橡皮塞 ,将燃烧舟放人管口,再塞紧橡皮塞。然后用镍铬丝推棒将燃烧舟推至炉温700℃处的位 置,开动真空泵,保持空气流量在600毫升/分左右,预烧1分钟后再用推棒将燃烧舟推至 高温带中心的位置,并立即抽回椎棒,以免变形。待燃烧10分钟后,用0.025N氢氧化钠 标准溶液滴定,至吸收液由红变绿。然后往三通活塞中加水洗涤4~5次(每次加水2毫升 左右),以洗去留在管内的酸,此时吸收液又由绿变红,继续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 亮绿色。第二吸收器中吸收液的颜色如有变化,亦同上进行滴定至亮绿色。关上真空泵, 打开燃烧管进气端的橡皮塞,用镍铬丝钩取出燃烧舟,然后按上述操作进行另一个试样的 连续测定进行连续测定时,所用0.025N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消耗量超过25毫升后,须更 换新的吸收液。         总硫量(以三氧化硫表示)的百分含量(X9)按下式计算:                               Tso3·V                       X9=────────×100                   (20)                                G×1000     式中:Tso3──每毫升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相当于三氧化硫的毫克数;              V──滴定时消耗氢匐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毫升;              G──试样重量,克。 3.10  硫酸盐硫的测定           硫酸盐硫(以三氧化硫表示)的百分含量(X10)按下式计算:                       X10=X9-X8×2.5                            (21) 式中:X9──按本标准第2.9条测得总硫量的百分含量;       X8──按本标准第3.8条铡得硫化物硫的百分含量;     2.5──硫化物硫对三氧化硫的换算系数。 3.11  氧化钾、氧化钠的测定     3.11.1仪器与试剂         6400型或类极性能的火焰光度计。         硫酸(1:1):将硫酸缓缓注入同体积水中。         氢氟酸。         0.2%甲基红指示剂溶液。         氨水(1:1)。         盐酸(1:1)。         10%碳酸铵溶液:将10克碳酸铵溶于100毫升水中(用时配制)。         氧化钾、氧化钠标准溶液:准确称取已在130-150℃烘过2小时的氯化钾0.792 克及氯化钠0.943克,置于烧杯中加水溶解后,移人1000毫升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 ,摇匀。此标准溶液每毫升相当于氧化钾及氧化钠各0.50毫克。     3.11.2氧化钾、氧化钠工作曲线的绘制         用滴定管向7个100毫升容量瓶中分别放入1.00,  2.00,  4.00,  6.00, 8.00,l0.00,  12.00毫升氧化钾、氧化钠标准溶液(分别相当于氧化钾和氧化钠各 0.5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毫克),用水稀释至 标线,摇匀。然后分别于火焰光度计上按仪器使用规程进行测定,根据测得的检流计读数 与溶液浓度的关系,分别绘制氧化钾与氧化钠的工作曲线。     3.11.3分析步骤     称取试样0.1-0.2克(准确至0.0001克),置于铂(或黄金)皿中,用少量水润 湿。加入15-20滴硫酸(1:1)及5-10毫升氢氟酸,置于低温电热板上蒸发,近干时摇 动铂皿,以防溅失。待氢氟酸驱尽后,逐渐升高温度,继续将三氧化硫白烟赶尽。取下, 放冷。加入约50毫升热水,并将残渣压碎使其溶解。加1滴0.2%甲基红指示剂溶液,用 氨水(1:1)中和至黄色,再加入10毫升10%碳酸溶液,搅拌,置于电热板上加热20-30 分钟。用快速滤纸过滤,以热水洗涤,滤液及洗液盛于100毫升容量瓶中。冷至室温后, 以盐酸(1:1)中和至溶液呈微红色,然后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以火焰光度计按仪器 使用规程进行测定。     氧化钾、氧化钠的百分含量(X11、X12)按下式计算:                               C1                     X11=────── ×100                        (22)                             G×1000                                C2                     X12=────── ×100                         (23)                             G×1000 式中:C1──在工作曲线上查得每100毫升被测定溶液中氧化钾的含量,毫克;       C2──在工作曲线上查得每100毫升被测定溶液中氧化钠的含量,毫克;        G──试样重量,克。  附录A 测定结果的允许误差 (补充件) A.1测定结果的允许误差范围如下表:                               % ━━━━━━━━━━━┯━━━━━━━━━━━┯━━━━━━━━━━━━━      测  定  项  目   │     室内允许误差     │      室间允许误差 ───────────┼───────────┼─────────────         烧失量        │         0.15         │           ━          SiO2         │         0.25         │          0.40         Fe2O3         │         0.15         │          0.25         Al2O3         │         0.25         │          0.40          TiO2         │         0.15         │          0.20           CaO         │         0.25         │          0.40           MgO         │         0.20         │          0.30   总硫量(以SO3表示) │         0.25         │          0.40  硫酸盐硫(以SO3表示)│         0.25         │          0.40             S         │         0.10         │          0.15           K2O         │         0.10         │          0.15          Na2O         │         0.10         │          0.15 ━━━━━━━━━━━┷━━━━━━━━━━━┷━━━━━━━━━━━━━ A.2关于允许误差的几点说明     A.2.1本标准所列允许误差,均为1误差。     A.2.2在同一试验室内,采用本标准方法分析同一试样时,每一项目须独立地进行 两次测定,取其平均值作为报告值。如两次分析结果超出室内允许误差范围,则应进行第 三次测定,所得分析结果与前两次或任一次分析结果之差符合室内允许误差规定时,则取 其平均值作为报告值。否则,应查找原因,重新按上述规定进行分析。     A.2.3两个试验室,采用本标准方法对同一试样各自进行分析时,每一项目分析结 果平均值之差应符合室间允许误差的规定。如有争议,应商定另一单位按本标准进行仲裁 分析。以仲裁单位报出的结果为准,与原分析结果比较,若两个分析结果之差值符合室间 允许误差的规定,则认为原分析结果无误,若超差则认为不准确。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提出,由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归口。         本标准由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水泥科学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庸仆、鄂景琴。         本标准委托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水泥科学研究所负责解释。

 
标签: 明矾石
 
更多>同类资讯
已关闭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热门主题:
资讯词库     2019 2018 资讯 国内 化工 塑料 产品 家居 市场 行业 涂料 动态 价格 中国 地板 政策 玻璃 环保 法规 能源 产业 公司 卫浴 国际 智能 建筑 管材 项目 全球
词库分页     [1-2000]    [2001-4000]    [4001-6000]    [6001-8000]    [8001-10000]    [10001-12000]    [12001-14000]    [14001-16000]    [16001-18000]
[18001-20000]    [20001-22000]    [22001-24000]    [24001-260000]    [26001-28000]    [28001-30000]    [30001-32300]
 
网站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