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涂料  资讯  国内  卫浴  科技  有限公司  塑料  中国  管材  板材 

装修房子既然泄露隐私 律师称装修前可签保密协定

   日期:2023-07-14 08:15     来源:中国建材网    十环网整理      浏览:280    
核心提示:面对装修设计可能带来个人隐私泄露的问题,律师建议明智的做法就是事前签保密协定“杨大姐,你家卧室的装修好浪漫呀,那块大镜子正对着双人床,真是有创意!”近日,在清远一家单位上班的杨女士自住进新房后,

  面对装修设计可能带来个人隐私泄露的问题,律师建议最明智的做法就是事前签保密协定

  “杨大姐,你家卧室的装修好浪漫呀,那块大镜子正对着双人床,真是有创意!”近日,在清远一家单位上班的杨女士自住进新房后,时常收到办公室同事各种表情暧昧的玩笑问候,不时让她感到尴尬。原来,她委托新居室内装修设计的某公司在其网站上展示创意效果图时,杨女士家的室内情景“有幸”上榜,还被注明了新居所属的楼盘名称及业主姓氏,结果熟悉杨女士的{TodayHot}亲朋好友不断向她致以“问候”。

  记者闻讯浏览了一些家居设计公司的主页,发现类似的问题还真是见怪不怪。记者获悉,市民在装修设计时被泄露个人隐私的现象时有发生,那么市民应如何避免此类问题,又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记者调查

  据悉,为了吸引客户,这些设计公司在网页上展示各种精美的室内电脑设计效果图,有的还是个人家居装修的实景照片,而且往往在下面标明业主的姓氏和实际楼盘位置。

  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准备购房或者正在进行房屋装修的市民对装修设计可能带来的个人隐私泄露问题还茫然不知。

  案例一:隐私被泄露茫然不知

  “要与开发商或设计公司签订法律保密协议?没考虑过。”正在忙着装修新房的市民罗先生回答记者,不过他表示,自己所在市区的新居正在装修过程中,时常会碰上售楼小姐带着不同的客户到自己的新居来参观,摸摸这,看看那,参考设计结构,评价装修效果,有时自己也觉得挺烦的,但不知道这样的情况是否归入了隐私被侵害。

  “是的,有时候偶尔碰到同事熟人也进来看,当他们以羡慕的口气夸奖我的材料高档时,其实我心里有些尴尬,担心他们回到单位传播{HotTag}带来不好的影响,似乎我在外面有灰色收入。”

  案例二:信息泄露频频遭骚扰

  有另外一些购房市民的遭遇就再次提醒个人隐私的保护不容忽视。对于等了一年多终于拿到了新房钥匙的许先生来说,本是一件十分高兴的事。但在拿到钥匙后没几天,好几家装修公司不知道从哪里知道了他的电话,每天至少两个电话找他,想拿到他家的房间装修活,这让许先生很烦恼。

  昨天下午,许先生见到记者后,大倒苦水:“这几天就是一个烦字,每天都能接到好几个装修公司打电话探问我家的装修事,还有一些陌生人也来推销瓷砖的,装水电什么的,没想到买房的消息传播得这么快。”许先生的本意也确实想找一家装修公司来装修房间,但这几天这些装修公司每天打来的“骚扰”电话让他十分烦躁。

  他纳闷地对记者说:“这些装修公司怎么会知道我的电话呢?他们知道我的电话也就罢了,还知道我房间的户型和单位规定的装修时间。”

  许先生随后在与这些装修公司交谈的过程中,都不得不重复着问到同一个问题,就是怎么知道他的这些个人资料,因为他认为这些装修公司侵犯了他的隐私权,而这些装修公司的回答要不说是有朋友在他单位,就说是他们公司的业务员联系的,还有的公司干脆含糊其辞,避而不答。

  很显然,许先生的个人信息就是在购房的过程中被人泄露出去的。然而,大多数购房者还未意识到与楼盘或装修公司签订隐私保密协议的重要性,结果个人生活屡屡遭受打扰。

  设计公司———深入客户隐私生活是职业需要

  “我们不认为此举会给业主的家庭隐私带来什么麻烦,真实展现设计效果,消费者反而对我们的工作质量会更加信赖。”一位家居设计公司的负责人这样回应记者的质疑。他认为,一般情况下,仅仅是一张效果图,并未透露业主的真实个人信息,业主不会对在网站上展现家居部分装修效果表示争议,至于会惹上法律纠纷,目前当地还未有先例。

  装修就是为了最大限度满足居住者的需求,特别是心理上的满足为第一要素。“装修之前,负责任的设计公司要问清你的年龄、身高、体重、收入、支出,在家作息时间和家庭分工,甚至是不是下厨,打不打扫卫生,”在装修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室内设计人员黄先生告诉记者,装修设计师要出一套令客户满意的作品,必须深入客户的隐私生活,这是职业的需要。

  “设计师要设计出满意的效果,有时肯定会涉及客户的隐私———比如喜欢的颜色,生活嗜好,业主都要极尽其详地告诉设计师,甚至细微到比如你上厕所用左手还是用右手。如果担心被泄密,最明智的做法是事前与我们签一份保密协定好了。”他说,设计师当然要有最好的职业操守,就是1不泄露客户的资料。

  律师———应事先与对方达成书面协议

  记者就众多为装修而“烦恼”的市民走访了清远某律师事务所的陈律师。他认为,这类“烦恼”从法律角度说,很难界定为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范畴,只能说是商家的一种不文明行为。

  陈律师建议,要防范类似的隐私被侵害,消费者应该事先与对方达成书面协议比较保险,比如对必须提供的个人信息,例如身份证号码、年龄、性别等;约定资料只能在公司内部使用,绝无可能外泄或被用作其他用途,并要求对方在超出约定时间内没有购买商品的话,客户资料即予以销毁。

  商家也应制定详细规定,尊重客户的资料和隐私权。承诺在遵守个人资料(隐私)条例的规定时,将完全符合国际认可的保障个人资料私隐(准则),并确保公司职员遵守最严格的安全和保密准则,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消费者,避免法律纠纷带来生意上的损失。

 
标签: 装修
 
更多>同类资讯
已关闭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热门主题:
资讯词库     2019 2018 资讯 国内 化工 塑料 产品 家居 市场 行业 涂料 动态 价格 中国 地板 政策 玻璃 环保 法规 能源 产业 公司 卫浴 国际 智能 建筑 管材 项目 全球
词库分页     [1-2000]    [2001-4000]    [4001-6000]    [6001-8000]    [8001-10000]    [10001-12000]    [12001-14000]    [14001-16000]    [16001-18000]
[18001-20000]    [20001-22000]    [22001-24000]    [24001-260000]    [26001-28000]    [28001-30000]    [30001-32300]
 
网站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