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涂料  资讯  国内  卫浴  科技  有限公司  塑料  中国  管材  板材 

玻璃纤维增强不饱和聚酯树脂食品容器

   日期:2023-07-14 08:09     来源:中国建材网    十环网整理      浏览:266    
核心提示:3.3.4 胶衣层和富树脂层,除作触变剂用的气相二氧化硅外,不得加入其他无机填料。 3.3.5 聚酯玻璃钢食品容器接触食品的部位不可有露丝的截面。 3.4 工艺特定要求 3.4.1 食品级不饱和聚酯树

标准名称 玻璃纤维增强不饱和聚酯树脂食品容器 标准类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准名称(英) Food containers of glass fiber reinforced unsaturated polyester resin 代替标准号 代替GB/T 14354-93 标准发布单位国家技术监督局 标准发布日期 1993-04-29批准标准实施日期 1993-12-01实施

标准正文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手糊成型玻璃纤维增强不饱和聚酯树脂食品容器(简称聚酯玻璃钢食品容器  )的技术要求和检验规则等。                                              本标准适用于聚酯玻璃钢制作的盛装食品(肉类、蔬菜、水产和饮料等)的容器、贮罐和  冷库等。供水管和饮用水箱等制品和其他成型方法的聚酯玻璃钢食品容器也可参考采用。                                            2  引用标准                                                                                         GB 1449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    GB 2576  纤维增强塑料树脂不可溶分含量试验方法    GB 2577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树脂含量试验方法    GB 3854  纤维增强塑料巴氏(巴柯尔)硬度试验方法    GB 8237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玻璃钢)用液体不饱和聚酯树脂    GB 9685  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助剂使用卫生标准    GB 10703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耐水性加速试验方法    GB 13115  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用不饱和聚酯树脂及其玻璃钢制品卫生标准    GB 18117  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用不饱和聚酯树脂及其玻璃钢制品卫生标准分析方法                                            3  技术要求                                                                                      3.1  原材料 3.1.1  不饱和聚酯树脂和胶衣树脂:必须符合GB 13115中规定的卫生要求并经卫生部门认  可,符合GB 8237中规定的通用TG型树脂的技术要求。 3.1.2  增强材料:采用增强型浸润剂的无碱或中碱玻璃纤维制品,如表面毡、玻璃纤维毡  、无捻粗纱和方格布等。 3.1.3  辅助材料:所用的交联剂、引发剂、促进剂和颜料等必须符合GB 9685中规定的要求  。                                           3.2  卫生要求                                           3.2.1  按GB 13115中规定,聚酯玻璃钢食品容器卫生要求见表1。                                                                表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项   目                                 指 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锰酸钾消耗量,mg/L   蒸馏水,60℃;2h                                      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蒸发残渣,mg/l  4%乙酸,60℃,2h  65%乙醇,室温,2h                                      30  正乙烷,室温,2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金属(以Pb)计,mg/L  4%乙酸,60℃,2h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苯乙烯残余量,%                                        0?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2  生产车间不得同时生产其他有毒的化学物品。 3.3  结构 3.3.1  盛装液体食品、饮料、饮用水的聚酯玻璃钢食品容器,自内向外各层结构应符合表2  规定。                                     表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序  号    结构层次        厚度,mm      树脂         增强材料       树脂含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食品接触的胶                 食品级胶衣树   1                     0?3~0?7     脂或食品级不  玻璃纤维表面毡     ≥80           衣层或富树脂层                 饱和聚酯树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玻璃纤维毡或   2     防渗透层           ≥1?0                     璃纤维毡加方      ≥60                                        食品级不饱和   格布                                        聚酯树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承载层        符合设计厚度                    方格布、玻璃纤维                                                       毡和无捻粗纱等    45~5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外层              0?5         见3.3.3条     薄布或玻璃纤维毡    ≥5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2  盛装固体食品等聚酯玻璃钢食品容器的结构,可根据使用条件,适当减少结构层次  。 3.3.3  壁厚大于10mm的聚酯玻璃钢食品容器,自内向外超过10mm部分,也可使用通用型不  饱和聚酯树脂。 3.3.4  胶衣层和富树脂层,除作触变剂用的气相二氧化硅外,不得加入其他无机填料。 3.3.5  聚酯玻璃钢食品容器接触食品的部位不可有露丝的截面。 3.4  工艺特定要求 3.4.1  食品级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固化体系应采用过氧化甲乙酮为引发剂,环烷酸钴为促进  剂。活性氧含量为(9±0?5)%的过氧化甲乙酮用量不得超过树脂量的2%;固体含量为(20±1  )%的环烷酸钴溶液用量不得超过树脂量的1?5%。 3.4.2  手糊成型时,成型温度应在15~32℃之间,相对湿度小于80%。成型24h后,需经后  固化处理。 3.4.3  经过后处理的产品,与食品接触的表面必须用水蒸气(温度80~120℃)或80℃水冲洗  二次以上。 3.4.4  如采用其他工艺,需经重新报批订可。 3.5  外观和物理性能 3.5.1  表面平整,无明显气泡,无裂纹,无纤维裸露和分层等缺陷。 3.5.2  容器应无气味和无渗漏现象。 3.5.3  树脂含量按表2要求。 3.5.4  固化度不小于90%。 3.5.5  巴氏硬度不中于40。 3.5.6  承载层弯曲强度不小于150MPa。 3.5.7  沸水浸泡承载层弯曲强度保留率不小于80%。  4  试验方法  4.1  卫生指标检验     高锰酸钾消耗量、蒸发残渣、重金属和苯乙烯残余量按GB 13117测定。 4.2  外观和物理性能检验 4.2.1  外观:用肉眼观测。 4.2.2  气味:5人中3人以上不感到有气味作为无气味。 4.2.3  渗漏检验:容器加满水,放置45h后渗漏。 4.2.4  树脂含量:按GB 2577测定。 4.2.5  固化度:按GB 2576测定。 4.2.6  巴氏硬度:按GB 3854测定。 4.2.7  弯曲强度:按GB 1449测定。 4.2.8  沸水浸泡承载层弯曲强度:按GB 10703中4.3测定。  5  卫生和质量认可  5.1  生产单位在产品投产前,按规定的食品卫生标准审批程序报请批准。 5.2  在原材料或工艺等更改时,需重新按规定的食品卫生标准审批程序报请审批。 5.3  玻璃钢生产主管部门负责组织专门生产和制造工艺认可。  6  检验规则  6.1  出厂检验 6.1.1  每个产品必须按3.5.1,3.5.2、3.5.5条检验。 6.1.2  由生产厂实际生产批量,按照表3中规定的取样规则,对产品或随炉试样,按表1中  的高锰酸钾消耗量、4%乙酸蒸发残渣和3.5.4条检验。                                 表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批量范围                              样本大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                                   2                9~25                                   3               26~90                                   5               91~150                                  8              151~280                                 13              281~500                                 2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  型式检验 6.2.1  首制产品或原材料,工艺更改时,应按3.2.1,3.5.1,3.5.2,3.5.4和3.5.6条检  验。必要时还须对3.1,3.3,3.4,3.5和3.5.7条进行检验。 6.2.2  每六个月或不到六个月而产品产量达500件时,对产品或随炉试样应扫3.2.1,3.5.1  ,3.5.2,3.5.4和3.5.6条检验。 6.2.3  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要求或供需双方发生争议时,应按3.2.1和3.5条检验。必要时  还须对3.3条进行检验。 6.3  判定规则 6.3.1  产品外观不符合3.5.1条要求,可进行修补,仍不符要求则判为不合格。3.5.2条不  合格判产品不合格。3.5.5条不合格可进行后处理后复检,仍不合格则判产品不合格。 6.3.2  如3.2.1条中有一项不合格,或3.5.3,3.5.4,3.5.6和3.5.7条中有一项不合格,可  加倍取样对不合格指标进行复检,如仍不合格,则判产品不合格。  7  标志、包装、运输与存放  7.1  产品标志     出厂产品必须标有“食品包装级”的标志、商村、规格、生产厂名和出厂日期等项目。 7.2  包装 7.2.1  容器一般不包装,但容器口应包装,防止污染。 7.2.2  产品应附有合格证,全格证包括:     a.  卫生合格证及发出日期;     b.  产品的规格、使用范围和生产日期;     c.  生产厂的名称、地址及检验人员签章。 7.3  运输与存放     不论食品容器或原材料,在生产、贮存、运输过程中均应防止损坏及有毒化学品的污染  。     食品容器应与工业产品分开布放。                             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纤维增强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上海玻璃钢研究所、上海市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振哲、顾振华。

 
标签: 不饱和
 
更多>同类资讯
已关闭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热门主题:
资讯词库     2019 2018 资讯 国内 化工 塑料 产品 家居 市场 行业 涂料 动态 价格 中国 地板 政策 玻璃 环保 法规 能源 产业 公司 卫浴 国际 智能 建筑 管材 项目 全球
词库分页     [1-2000]    [2001-4000]    [4001-6000]    [6001-8000]    [8001-10000]    [10001-12000]    [12001-14000]    [14001-16000]    [16001-18000]
[18001-20000]    [20001-22000]    [22001-24000]    [24001-260000]    [26001-28000]    [28001-30000]    [30001-32300]
 
网站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