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涂料  资讯  国内  卫浴  科技  有限公司  塑料  中国  管材  板材 

我国颜料标准化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

   日期:2023-07-14 08:06     来源:中国建材网    十环网整理      浏览:331    
核心提示:1.1 基本情况 标委会成立以来,经过颜料领域标准化工作者几代人的共同努力,颜料标准化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目前由全国 涂料 和颜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管理的颜料标准共有62项,其中国家标

    1 颜料标准化现状分析

     1.1 基本情况

     标委会成立以来,经过颜料领域标准化工作者几代人的共同努力,颜料标准化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目前由全国 涂料 和颜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管理的颜料标准共有62项,其中国家标准45项,行业标准17项。内容包括适用于颜料领域的基础、颜料产品及试验方法等标准。这些标准构成了现有的颜料国家和行业标准体系,在指导生产,提高产品质量,促进贸易以及推动{TodayHot}产品的应用和发展等方面均起到了重要作用。

     全国 涂料 和颜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颜料分会(TC5/SC8)是国家颜料标准的归口管理部门。主要负责颜料领域标准化技术归口工作,主要任务有组织制定和修订颜料标准;作为技术支撑配合国家制定标准化工作方针和政策;根据行业的发展组织建立本领域标准化体系表;对标准定期进行复审确认;参加颜料国际标准化活动,对颜料国际标准进行表态、追踪及分析研究;标准的宣贯培训;标准样品的研制发放等。

     目前我国颜料领域标准采用国际标准的采标率约为59%,采标程度较高的大部分是试验方法标准。对口国际标准的转化率为46%,未能及时转化为我国标准的主要是一些体质颜料标准以及分散性评定方法和分散方法标准。

     1.2 标准应用状况

     现有的颜料标准在我国颜料行业及其相关领域的发展中{HotTag}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主要体现在:

     1.2.1 企业组织生产、开展贸易以及政府规范市场的技术依据

     现有的产品标准和试验方法标准,大部分标准使用率极高,绝大部分企业以此作为组织生产、开展贸易的技术依据。这些标准在服务于市场的同时迅起到了规范市场的作用,如各级质量监督部门依据标准组织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有力地提高了市场管理及监督能力,维护了市场秩序,营造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了贸易的开展,为我国颜料业以及相关领域的高速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1.2.2 促进颜料行业的产品结构调整

     通过标准的制定和修订促进了1技术的发展,引导了产品导向和市场取向,使1技术和产品逐渐满足我国颜料产品结构调整的需要。近年来制定和修订了一些产品标准,如二氧化钛颜料、氧化铬绿颜料、云母珠光颜料,通过提高技术指标来提高市场准入门槛,使不达标产品无法进入市场,淘汰了落后产品,促进了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和推广应用。

     1.3 国内外情况对比

     颜料国家和行业标准体系与ISO相比既具有共性也具有其特殊性。国际标准体系主要由试验方法和产品标准构成。国家和行业标准体系除包含了试验方法和产品标准外还包括涉及颜料领域的分类命名、取样等基础标准,其中颜料试验方法中大部分采用了相应国际标准方法。

     颜料领域国家和行业标准除基础标准外数量共57项,其中试验方法标准34项,产品标准23项,主要由无机颜料和有机颜料产品标准构成。国际标准数量为80个,其中试验方法标准42个(其中有9个试验方法标准被转化后归入 涂料 标准体系,目前大多已被转化为国家标准),产品标准38个,由无机颜料和体质颜料标准构成,其中体质颜料标准有22项。

     有机颜料产品标准无相应的国际标准,亦未检索到相应国外1标准,所以有机颜料的采标还是空白。无机颜料虽有国际标准可以采用,但由于体现颜料主要特性的两项指标--颜色和着色力,在国际标准中均为"商定",因此,以前制定的标准通常按照国内习惯根据国内实际水平选取标样,这种做法也是与国际通常做法有一定差异的,近几年制定的颜料标准已在逐渐扭转这种做法并保持与国际接轨,如2003年完成报批的钛白(二氧化钛颜料)标准、2004年完成报批的铬绿标准。

     1.4 近几年标准制修订工作情况

     组织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修订是标准化工作中最重要的内容,2002年至今,完成了5项国标及行标的制修订:

     修订国标GB/T5211.1-1985《颜料水溶物测定--冷萃取法》,2002年完成报批,2003年已发布实施;

     修订国标GB/T5211.2-1985《颜料水溶物测定--热萃取法》,2002年完成报批,2003年已发布实施;

     上述2项标准分别等同采用了相应国际标准(ISO787-8:2000和ISO787-3:2000),标准中1技术的引进(如可使用薄膜过滤器改善过滤效果.使用离心分离步骤等)为国内颜料生产厂家、经销单位及用户提供了一种更1操作性更强的试验方法。

     修订国标GB1706-1993《二氧化钛颜料》,2003年完成报批,目前处于待批阶段。该标准修改采用了国际标准ISO591-1:2000,项目设置与技术指标完全与国际标准一致,标准水平属国际1水平。该标准不涉及人身健康及安全,不涉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其属性由原来的强制性改为推荐性。该标准与前版GB1706-1993相比,主要修改之处如下:1)产品分类,该标准中产品分2种类型(锐钛型和金红石型)5个品种(A1、A2、R1、R2和R3),完全与国际标准中一致,GB1706-1993中分2种类型(锐钛型和金红石型)3个品种(BA01-01、BA01-02和BA01-03),每个品种又分3个等级(合格品、一等品和优等品);2)标样,该标准中采用商定的参比样,GB1706-1993中采用选定的标准样;3)颜色、散射力测定方法,该标准中颜色测定保留了GB1706-1993中目视法外增加了仪器法(GB/T5211.20-1999),用仪器法测定散射力代替了原标准中目视法测定消色力;4)技术指标,一些性能如吸油量、水悬浮液pH值等项目指标均改为商定。该标准的发布和实施将解决多年来原《二氧化钛颜料》标准实施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标准属性不合适、标准水平低、标样的局限性以及颜色等项目测试误差大等方面的问题),为增强我国钛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促进钛白产品走向国际市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制定行标《云母珠光颜料》,2003年完成报批,2004年已发布。标准号为HG/T3744-2004。标准中将产品分为四类:银白系列、彩虹系列、氧化铁金属系列及铁-钛复相金属系列。项目设置有:外观、亮度、颜色、粒度分布、杂质含量、105℃挥发物、吸油量、水悬浮液电导率、水悬浮液pH值。该标准参考了国外相关资料,充分考虑了我国实际情况,使标准既具1性、科学性,又具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为规范产品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企业参与国际的竞争能力提供了依据。

     制定国标《氧化铬绿颜料》,2004年完成报批,目前处于待批阶段。该标准修改采用了国际标准ISO4621:1986,项目设置与国际标准完全一致,根据国内实际生产水平技术指标有升有降,该标准检验项目中除包含了一般颜料性能及应用性能外,还重点考虑了对人体有害的"可溶性铬含量"的控制,对促进该颜料的应用及发展具有实际意义。

     1.5 标准清理评价结果介绍

     2004年是国家标准清理整顿年,根据上级部门有关要求,由秘书处组织邀请了7位熟悉颜料领域情况的技术专家,采用了集中讨论评价的方式,先由秘书处人员将各标准采标、使用等情况向专家们介绍,然后专家一起讨论并提出评价结论。

     被评价的45项颜料国家标准中,有强制性标准2项,推荐性标准43项,评价结论为:

     继续有效29项

     修订9项

     整合修订6项

     废止1项

     被评价的2项颜料国家标准计划项目评价结论均为继续执行。

     1.6 标准化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6.1 标龄偏长

     颜料领域国家标准标龄10年以上的约占81%,大多数标准为80年代中后期制定的标准,标龄5年以上的约占90%,标龄偏长。

     1.6.2 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难度大

     基于经费的原因,秘书处与ISO/TC35/SC2之间的交流主要是依靠网络、信函。目前颜料领域国际标准化工作仍处于被动跟踪、收集、转化国际标准状态,尚不能与国际标准同步及时修订有关标准,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还有诸多困难。

     1.6.3 企业对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起草还缺乏认识

     我国加入WTO后,一些发达国家有利用制定标准设置非关税贸易壁垒的倾向。而企业对同步采标,积极参与国际标准起草的重要性还认识不够。

     2 颜料标准化发展趋势

     2.1 发展趋势

     根据WTO/TBT规定,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等工业国家都承诺在国际贸易中采用国际标准作为市场准入的技术依据。目前我国颜料领域标准采用国际标准的采标率和国际标准的转化率虽然比一些领域要高一些(如 涂料 领域标准),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因此颜料标准化工作一要继续坚持采用国际标准,提高采标程度,来促进行业技术进步,提高颜料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以推动产品出口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二要重视实质性参加国际标准的制修订工作,通过不懈的努力工作,转被动为主动,以提高企业积极应对国内外市场需求的能力。

     针对目前行业存在的问题,重视对老标准的复审,对不能满足发展需要的老标准及时组织修订;积极跟踪高新技术产品的开发研制并及时开展这些领域的标准化工作;开展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的研究,对受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较大的出口产品和对我国产品发展冲击较大的进口产品研究制定应对措施;进一步提高标准水平和编写质量,如加强标准制定中的验证试验工作,重视产品用户对标准的意见,尽量选择国际通行的测试方法,测试仪器的研制尽量与标准同步等;充分体现企业是标准化工作的主体,充分发挥企业参与标准化工作的积极性等等均应是颜料标准化工作努力的方向。

     2.2 "十一五"标准制修订规划

     2.2.1 根据2004年国家标准清理整顿的结果,颜料领域拟修订和整合修订的标准有13项,其中方法标准11项,产品标准2项

     修订GB/T1710-1979《颜料耐光性测定法》,该标准标龄长,为未采标项目,拟采用ISO787-15:1986进行修订。

     修订GB/T1713-1989《颜料密度的测定比重瓶法》:

     修订GB/T5211.11-1986《颜料水溶硫酸盐、氯化物和硝酸盐的测定》;

     修订GB/T5211.12-1986《颜料水萃取液电阻率的测定》;

     修订GB/T5211.16-1988《白色颜料消色力的比较》;

     这些标准所采用的国际标准均已被修订,应紧跟国际标准及时修订。其中修订《颜料水萃取液电阻率的测定》及《白色颜料消色力的比较》项目已于2005年5月立项并完成申报,处于待批状态。

     整合修订GB/T5211.5-1985《颜料耐水性测定法》;

     整合修订GB/T5211.6-1985《颜料耐酸性测定法》;

     整合修订GB/T5211.7-1985《颜料耐碱性测定法》;

     整合修订GB/T5211.8-1985《颜料耐油性测定法扎

     整合修订GB/T5211.9-1985《颜料耐溶剂性测定法》;

     整合修订GB/T5211.10-1985《颜料耐石蜡性测定法》;

     上述6项方法标准均为颜料耐性试验方法标准,操作内容有相似之处,拟整合修订为1项标准。

     修订GB/T3184-1993《铅铬黄》,该标准系非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3711:1990,目前已不能适应和满足用户的需求,特别是颜色、着色力测定方法、选定的国家标样及一些项目的指标设置等方面均存在诸多问题,广大生产企业及用户迫切要求修订此标准,提高采标程度,尽快与国际接轨。已于2005年5月立项并完成申报,处于待批状态。

     修订GB/T1863-1989《氧化铁红颜料》,该标准系非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1248:1974,该标准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有:部分测试方法过于繁琐且操作过程存在问题,经验证难以实施,另外产品类型不全面,与HG/T2249-1991《氧化铁黄颜料》和HG/T2250-1991《氧化铁黑颜料》一样采用了同一国际标准ISO1248:1974中的不同类型产品。依据清理整顿的原则应将此3项标准整合修订。2003年德国曾提出修订国际标准ISO1248:1974的工作方案,因参加工作组成员单位数量少而未获通过,该国家标准的修订工作拟参照国际标准同时根据我国国情来进行。

     2.2.2 根据行业需要拟制定的标准有1项

     制定行业标准《建筑 涂料 用水性色浆》。

     2.2.3 转化分散性评定方法和分散方法系列国际标准9项

     ISO8781-1:1990《颜料和体质颜料-评定分散性用的分散方法-第1部分:总则》;

     ISO8781-2:1990《颜料和体质颜料-评定分散性用的分散方法-第2部分:用振荡磨分散》;

     ISO8781-3:1990《颜料和体质颜料-评定分散性用的分散方法-第3部分:用高速搅拌机分散》;

     ISO8781-4:1990《颜料和体质颜料-评定分散性用的分散方法-第4部分:用砂磨分散》;

     ISO8781-5:1990《颜料和体质颜料-评定分散性用的分散方法-第5部分:用自动平磨机分散》;

     ISO8781-6:1990《颜料和体质颜料-评定分散性用的分散方法-第6部分:用三辊磨分散》;

     ISO8781-1:1990《颜料和体质颜料-分散性的评定方法-第1部分:由着色颜料的着色力变化进行评定》;

     ISO8781-2:1990《颜料和体质颜料-分散性的评定方法-第2部分:由研磨细度的变化进行评定》;

     ISO8781-3:1990《颜料和体质颜料-分散性的评定方法-第3部分:由光泽的变化进行评定》。

     颜料的分散性能是用户最为关心的一项应用性能,目前国内缺少分散性用的分散方法标准和相应评定标准。尽快转化采用这些国际标准,一方面将为用户提供选择的依据,另一方面将引导企业生产出更多符合国内外消费者需要的产品。

     3 结语

     在颜料标准化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颜料标准化工作从无到有逐渐形成了目前较为完整的标准化工作体系,在我国颜料行业及其相关领域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希望广大企业、用户积极关注颜料标准的国内外发展动态,重视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为提高我国颜料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促进我国颜料行业的发展而努力。

 
标签: 发展趋势
 
更多>同类资讯
已关闭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热门主题:
资讯词库     2019 2018 资讯 国内 化工 塑料 产品 家居 市场 行业 涂料 动态 价格 中国 地板 政策 玻璃 环保 法规 能源 产业 公司 卫浴 国际 智能 建筑 管材 项目 全球
词库分页     [1-2000]    [2001-4000]    [4001-6000]    [6001-8000]    [8001-10000]    [10001-12000]    [12001-14000]    [14001-16000]    [16001-18000]
[18001-20000]    [20001-22000]    [22001-24000]    [24001-260000]    [26001-28000]    [28001-30000]    [30001-32300]
 
网站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