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资讯  涂料  国内  卫浴  塑料  科技  中国  有限公司  管材  板材 

2024年宝钢股份硅钢事业部大干不停歇,赢战勇担当

   日期:2024-11-15 10:52     来源:   钢厂企业网站    十环网整理   作者:侠名     编辑:十环华       浏览:1    
核心提示:从追赶到引领,宝钢硅钢的每一次攀跃,都蕴含着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奋斗力量。 锚定“建设全球硅钢第一品......

  从追赶到引领,宝钢硅钢的每一次攀跃,都蕴含着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奋斗力量。

  锚定“建设全球硅钢第一品牌”的目标任务,宝钢股份硅钢事业部保持定力、持续用力、全面加力,在“跨前一步,不等不靠,主动赢战”的奋进号角声中,全体员工绷紧弦、拉满弓、铆足劲,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阔步前行。

  近两年来,无取向硅钢原有机组不断拓展高端产品生产能力,新建机组产能也在快速提升。但是,寒冷的钢铁市场驱使无取向硅钢盈利能力开始下滑,“算账经营”成为硅钢事业部今年的重点工作。“怎么把顶尖的技术转化为效益?”无取向硅钢技术团队在“算账经营”中找寻答案,显然,只有算清生产全流程这笔账,才能找到提升点。

  今年3月底,无取向硅钢技术团队、生产运行团队、经营团队不约而同地发现了一个问题:相同产品在不同产线的盈利能力存在差距,有的差距还不小。于是,“从产线分工上进行深度挖潜”成为共识。很快,无取向硅钢产线分工优化团队成立了。

  这是一支会“算”能战的队伍,首要任务是设计出一套最合理、最经济的产线分工方案。“我们根据合同结构、用户要求及机组能力等影响因素,建立动态、敏捷、全面的产线分工优化模型,并在模型的帮助下形成最优的生产组织方案,进一步提升无取向产品盈利能力。”在这一总体思路下,团队发挥硅钢事业部产销研实体化的机制和体制优势,结合市场发展变化,开展算账经营。

  算账经营的面很广,从炼钢到精整,六个工序、几十条产线、数百种生产路径,都要一一摸透。除了成本,还有工艺技术、产品质量、设备稳定性、物流运输条件等等,每一项因素都不容忽视。“以往排生产计划时,重点关注的是合同交付和物流的平衡,现在更加关注成本的因素,看看哪一条生产路径才是最高效,最经济的。”为更加高效合理的组织好生产计划,生产运行室合同计划组区域工程师朱雨华每次都提前制定生产预案,遇到生产路径发生变化,用户紧急交付要求或者其他异常情况发生都能及时进行调整,以应对机组状态、用户需求等突发状况。“我们从满足用户需求出发,利用最优产线分工模型做好生产计划方案,既保证物流的平衡,也尽力把生产成本降到最低。”朱雨华表示,产线分工优化团队齐心协力,与产销研团队紧密协同,使产线优化分工生产组织模式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不仅生产实现了降本增效,而且与用户粘性也大大增强。

  承压负重、实干笃行。团队目前仍在结合市场变化持续开展优化产线分工的工作,目标是打造极致效率、最佳路径、最优成本。

  今年3月前,硅钢事业部第五智慧工厂SACL机组设备时常出现异常停机现象,严重困扰着作业区的生产顺行。这是一条新机组,而且作业区70%是刚入厂不久的新员工,刚刚上任作业长岗位的严豪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把队伍带好,把机组运行好,提升制造能力。”压力和挑战面前,必须拿下设备不稳定这个“拦路虎”!3月,作业区投入“百日提升行动”,力争百日内攻克这个难关。

  凭借在硅钢战线干了20多年的经验,严豪带领大家咬紧牙关使出各种招数,“像设备问题、人员技能和产品质量等问题,我们就边干边进行分解分析,找出痛点,逐个指点纠错。”

  针对设备问题,把全工序设备全部列出来,制定相应措施,定好责任人和节点。同时,因人因岗梳理每个员工的工作薄弱点,强化人员操作技能的培训,让新员工尽快成长起来,成为多岗位能手。

  “我们开始心里没底,还有些慌,每天有许多问题要请教作业长,他都耐心仔细地给予指点。为了让我们快速掌握技能,他把每一次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形成案例,大家一起分析,确实让我们少走了许多弯路。”在第五智慧工厂运行乙班连退机组班黄杰眼里,严豪是作业区的主心骨,他提出的一系列措施确实有用。比如,操作中如何做好PDCA过程管控,严豪要求大家每四小时巡检一次,如果发现小问题,就及时处理,大家开始觉得这是增加了工作量,然而实施一、两个月后,发现问题越来越少,干起活来轻松了许多。“我们现在心定了,大家学习热情高涨,整体操作技能越来越好。”黄杰高兴地说。

  6月底,“百日提升行动”收官,机组异常停机次数大幅下降、运行率得到提升,产品质量也明显提高。“我们要做更难的产品,出更好的业绩。”严豪坚定地说,为打造极致产品还要继续努力。

  从追赶到引领,宝钢硅钢人向“新”的脚步从未停歇!

  被誉为“钢铁皇冠上的明珠”的取向硅钢,今年6月迎来产品结构优化(二步)项目(以下简称硅钢四期二步项目)的全线投产,主要生产薄规格高等级取向硅钢,全体员工为实现“四达”目标日夜奋战。

  “我们机组各项指标和‘四达’目标近在咫尺。”硅钢事业部第四智慧工厂DCL机组作业长周海胤自信满满。然而,透过自信可以看到其背后的艰辛与坎坷。早在去年11月,前期调试设备就遇到各种困难,周海胤带领作业区员工边调试边培训技能,开工后还要抓生产、把控质量。面对核心设备国产化的新机组,以及占多数的入职两三年的新员工,他坦言当时压力很大:“机组、设备和人员都是新的,工程节点又很紧张,我跟大家说,要多学多干,只要不怕苦,再难也能闯过去!”一年来,他们一步步“挺”了过来,投产至今,设备趋于稳定,质量不断提升。“大家从一次次战胜困难中增添了自信,操作技能水平也提升很快,越干越轻松。”

  比起退火涂层作业区的艰辛,轧制作业区“有过之而不及”,且不说作业区员工也是新人居多,单单保证设备稳定运行就是特别难啃的硬骨头:“本次单机架轧机是该品牌全新设计的分体式轧机,结构非常复杂,我进厂17年从未见过,以往的工作经验都不适用。”第四智慧工厂轧制作业区作业长乔丽金决心带领作业区员工全力以赴打赢这场攻坚战。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他们没日没夜进行设备安装、调试、核对图纸,“前期设备调试到第一卷料轧制成功,我们大大小小碰到800多项问题,今年开工后还有120多项问题,大家群策群力逐个攻破。”说实话,很长一段时间,乔丽金的心是悬着的,一方面要守好四期一步单机架的生产,同时要开辟四期二步新战场,虽然两头跑很累,压力非常大,但是在新员工的培训和机组保质保量方面咬紧不放松,乔丽金说,四期二步项目生产的取向硅钢都是顶尖产品,必须自我加压,他们以最大的努力保证了设备状态稳定,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如今,作业区轧制效率大幅提升,员工士气高涨。

  声声力量在坚定信心中汇聚,目标任务在凝心聚力中实现。硅钢事业部全体员工鼓足“越是艰难越向前”的劲头,每一条产线都在奋力拼抢,每一名员工都撸起袖子加油干,他们把高质量发展的战绩,烙刻进攻坚克难的研发前沿、大干快干的生产一线里。

  干起来!为了交出满意的答卷,为了实现一流目标,或许他挑灯夜战在实验室,或许他不分昼夜在机组旁,或许他跟踪服务在用户端……而他们忙碌的身影、奋斗的身姿,就是决战决胜的最好回答。




来源:钢厂网站
 
 
更多>同类资讯
已关闭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热门主题:
资讯词库     2019 2018 资讯 国内 化工 塑料 产品 家居 市场 行业 涂料 动态 价格 中国 地板 政策 玻璃 环保 法规 能源 产业 公司 卫浴 国际 智能 建筑 管材 项目 全球
词库分页     [1-2000]    [2001-4000]    [4001-6000]    [6001-8000]    [8001-10000]    [10001-12000]    [12001-14000]    [14001-16000]    [16001-18000]
[18001-20000]    [20001-22000]    [22001-24000]    [24001-260000]    [26001-28000]    [28001-30000]    [30001-32300]
 
网站首页  |